暴力伤医“零容忍”,更需法治“施重拳”

央视网评论员竹雨

  日前,“西城警讯”对北大医院伤医事件作了情况通报:10月13日,西城公安分局对郑某宇依法刑事拘留,考虑到郑某蕊系在校大学生,且对自身行为真诚悔过,并得到了赫医生的谅解,对其采取取保候审。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从先前网传的视频中可以看到,三名男女围追着一名身着绿色工作服的医生并对其拳打脚踢,期间不时有围观者拉架,但三人仍旧不依不饶,挣脱群众再冲上前去对医生施以重拳;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名医生的反应,因当时考虑孕妇人身安全,其始终保持克制,未予还手。

  这起暴力伤医事件可谓触目惊心,而对这起事件的处理,已不是简单的医患矛盾问题,而是涉及到违法犯罪。多年来,我国公安机关对涉医违法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对伤医、闹医、辱医行为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会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也会坚决依法追究刑责。

  从这起事件的通报中我们看到,社会法治思维的进步。其一,公安民警接案后为准确案件定性,反复核实当时双方陈述内容中的矛盾点,用大量事实还原了案发过程,给出的准确定性,让案件回归到法治轨道,依法保护了各当事方合法权益;其二,警方考虑到孙某产后需要亲人照顾,在法定办案时限内对郑某宇、郑某蕊采取强制措施的时间上进行了适度考量,充分展现了责任担当,体现出警方执法更为人性的一面。我们还看到,在事件发酵至今的20多天里,北大医院、公安部、中国医师协会、首都师范大学和北京市卫纪委相继发声,表示出对暴力伤医的零容忍态度。

  此次暴力伤医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医患关系紧张依旧是当前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今年10月1日,《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正式施行,从源头上预防医疗纠纷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暴力伤医事件每每曝出,都会引发人们的关注,而在医院辱骂、伤害医务人员甚至升级为违法犯罪行为的问题也屡见诸媒体。医患冲突之所以难以避免,其核心问题还是医患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存在专业知识不对等、患者医疗期望值较高等因素,造成医患之间分歧矛盾加大。而这起恶性事件正是由于产妇家属对医生建议出现异议,且拒绝沟通,从而升级为“暴力伤医”案件。

  回看这起恶性伤医事件仍令人唏嘘。患者有病求医,医生救死扶伤,本应“同仇敌忾”共同面对病魔,但演变为了“同室操戈”。如果连自身安全都不能得到保障,又何谈要求医生守护我们的生命健康?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根据《中国医生执业状况白皮书》的相关数据,中国有66%的医师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医患冲突,其中经历过语言暴力的就占51%;中国医师协会今年1月公布的《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显示,45%的医师不希望子女从医。可想而知,医生在工作中所要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一个肆意侮辱或威胁医生的人,必会受到舆论的谴责,付出应有的代价。而对于暴力伤医的行为,不仅要“零容忍”,更需要法治重拳出击,“暴力伤医”的高压线不能随意踩踏,突破法律底线的行为,必须受到法律严惩。 (央视网评论员 竹雨)

网友立场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