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大火:别用仇恨连接世界

特约评论员肖余恨

1

  一场大火,让法国巴黎圣母院塔尖倒塌,建筑损毁严重。这一重大事故,举世关注,多国政要对此表示震惊和惋惜。这是欧洲的灾难,也是世界的灾难。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巴黎圣母院和艾菲尔铁塔,不仅是法国的地标性建筑,也是法国文化的象征。遭遇这样的重大损失,完全可以说是世界的损失、人类文明的厄运。

  在中国的舆论场,主流舆论均在第一时间表达了这一共识。但依然有些刺耳杂音纷呈,比如,有人联想到八国联军烧毁圆明园,认为“天道有伦回,苍天饶过谁”,将昔日的仇恨和耻辱无端勾连到巴黎圣母院大火上,甚至对此幸灾乐祸。这样的言辞,虽然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但一而再,再而三地借势而出,确实令人深思。

  无论是美国“911”事件,还是日本的地震,这一幕都曾上演过,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或许有人认为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其实这是狭隘的泄愤心态使然。不错,国耻不能忘记,也不应忘记,但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方式来铭记历史,则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格局,也反映出一个人的认知水准。

  “万国之园”圆明园,被西方列强组成的联军野蛮烧抢,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之一,让国人每念及此,无不扼腕。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暗黑的一笔,早有定论。人类文明不断发展,有的人,甚至有的国家,选择性遗忘,对历史上犯的错误不能正确认识,只能暴露这些人、这些国家的局限性,对此可以批评和敲打,但不能以同样的认识来以恶易恶、以暴易暴,这无助于消弥仇恨,也无益于提升文明水平。耻辱不可忘,但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以此激励自己,超越仇恨,走向强大,这才是强者心态。汲汲于仇恨而不能自拔,只能让血泪遮蔽双眼,而看不清来路和方向,误了大好前程。

  这样的认识,是功利性的。更进一步说,人类是文明孤岛里的一叶扁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不测的风险,有许多共同的难题需要应对。现在还远未到世界大同的时候,有着各种各样的现世矛盾和纷争,中国在走向强大的过程中,受到了许许多多不公正的对待和打压,但即便如此,也需要以智慧和宽容待之,让自己强大起来,不断超越自己,这样才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与世界一起肩负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责任。

  同情心和同理心,是连接世界、共建文明的基石。不能苛求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认知,但这个方向不能被扭转。如果用仇恨连接世界,这世界只会更加撕裂,只会让仇恨加码升级,互为仇寇、以邻为壑,崇尚丛林法则,这与人类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以同情心和同理心来连接世界,是越超狭隘、走向未来的重要共识。

  上世纪90年代,有一个德国人普方,在中国南京被几个年轻人入室抢劫时杀害。几个年轻人自然受到了中国法律的严厉惩罚,但处理普方后事的家属来到中国,以宽恕来替代仇恨,闪耀了人性的光辉,一时传为美谈。这当然是个人的选择。往事不可追,世事皆有缘。历史不可遗忘,但可以超越,人类正是在不断的超越中,形成共识,比如以文明置换粗暴,以共识代替狭隘,以规则建构世界,才有了今天的文明和未来的繁荣愿景。

  巴黎圣母院的大火,令人警醒。文明不破坏都难免不测,人类的共同命运何尝不是如此。管控分歧,共同应对,以文明系之,锚定未来,各个民族和不同国家才能在各自的不同文化圈层和土壤中开出鲜妍之花,共同繁荣世界,共创、共建、共享文明。(特约评论员 肖余恨)

网友立场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