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网评】“人民至上”为全国两会赢得最重的民心

央视网评论员拙言

  孟夏之月麦秋至。在我国多地冬小麦迎来丰收的季节,全国两会在北京的蓝天白云中圆满落下了帷幕。从新中国历史上首部民法典,到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的两高报告,再到“部长通道”上“碗里不缺肉、蓝天白云会越来越多”的民生承诺,特殊之年的特殊两会,干货满满,无论是“成绩单”还是“任务书”都是含金量十足,民生分量更重,处处闪耀着“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从最短两会会期中读懂“人民至上”。今年的全国两会,因抗击疫情的原因推迟了两个月,又是近年来会期最短。正是秉持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中国才能在全球范围率先有效控制国内疫情,正是恪守着“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中国才能毅然作出适当推迟并在两个月后依然召开全国两会的重要决定。时间越短,任务就越重。会期压缩,议程却没有减少。连日来,代表委员们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为国为民的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人代会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506件,收到代表建议约9000件;政协会收到委员大会发言491篇、提案5709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91篇,一个个数字凝聚了人民的共识,展现出“中国式民主”的强大生命力。

  从最短政府报告中读懂“人民至上”。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桩桩民生小事,都是党和政府的大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39次提到“就业”,“民生”一词出现了18次,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纸短情长,近年来篇幅最短的政府工作报告,却列出了长长的“民生清单”,一揽子稳就业、保民生、兜底线的“硬核”举措务真求实,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政策利好,也彰显了“人民至上”的国家情怀。

  从两次集体默哀中读懂“人民至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从举国抗疫鏖战中的“人民生命重于泰山!只要是为了人民的生命负责,那么什么代价、什么后果都要担当”,到清明节的全国性哀悼活动,再到全国政协会议和全国人大会议开幕会上的两次集体默哀,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更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即便付出巨大代价,也要保障人民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道难上加难的“加试题”,更要坚持“人民至上”,更要紧紧依靠人民,才能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世界最大政党,必将带领中国这艘巨轮劈波斩浪,砥砺前行。(央视网评论员 拙言)